漓江百里生态示范带堪称桂林最大的生态公园,漓江风光与沿岸的村落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记者唐艳兰 摄
2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桂林市与太原市、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漓江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又是全面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桂林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全过程,不断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加快生态旅游发展,绿色工业和生态农业实现快速崛起,逐步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拓宽“绿色空间”,确保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
近年来,桂林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保护好桂林山水”的殷殷嘱托,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全过程,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引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守生态保护底线,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确保桂林水更绿,山更青,天更蓝,地更净,城更美,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
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是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生命线”,也是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为了保护漓江,桂林用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气魄推动漓江保护利用步入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长效化轨道,现如今,漓江(城市段)排污综合治理项目二期已经进入冲刺阶段,这也意味着多年来久治不愈的漓江城市段及其支流污水直排问题将得到根治。
2015年漓江风景名胜区工委、管委会挂牌成立以来,昔日20多个部门对漓江“齐抓共管”、多头执法的局面得到扭转。我市生态建设最首要的战略任务——— 保护漓江得到纵深推进:漓江风景名胜区范围内18家采石场和灵川县3家采石场均关停拆除复绿;漓江综合整治“九大专项行动”强力开展,非法采沙、住家船、洲岛鱼餐馆、网箱养鱼、畜禽养殖场等清理整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长期困扰漓江保护的难题得到有效化解。
一度为市民所诟病的空气质量,也在系统治理中得到持续改善。市区及周边县110家采石场、140座燃煤小锅炉完成整治,空气自动监测站实现县区全覆盖。此外,桂林还持续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为环境造血,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2017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八成。
加强文化建设,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核心竞争力
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将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把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与旅游、生态有机融合,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战略深入实施,代表桂林历史文化精华的一批经典文化地标经过加紧修复和重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的新高潮在桂林掀起。承载桂林千年历史记忆的名楼逍遥楼在漓水之畔再现;桂林明清时代遗留下的历史街巷正阳路东西巷以新的繁华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明朝靖江王府城墙“拆围透墙”后,还原历史原貌,重现王府风范……通过实施一批项目、打造一批品牌,不仅坚定了桂林市民的文化自信,更重要的是将历史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插上文化“翅膀”。
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桂林分会场一亮相,立即惊艳全球华人观众。一场美轮美奂的山水文化盛宴,一场世界级的山水实景演出,一曲曲广西各族儿女的纵情欢歌,作为央视春晚的“颜值担当”,桂林分会场尽显桂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胜地的无穷魅力,把广西、桂林人民的春节祝福献给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亿万观众,“央视春晚桂林最美”目标成功实现,惊艳海内外。
桂林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桂林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打造的民族歌剧《刘三姐》首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桂林力港网络荣获第六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在临桂秧塘正式开园,成为中外游客重温抗战历史、瞻仰抗战先烈的重要场所和展示桂林抗战文化的重要平台;投资300亿元的桂林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启动,是广西投资最大、水平最高的世界级文化旅游项目。
探索生态旅游,“桂林模式”为世界旅游发展提供示范
自我市启动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以来,我市重点实施旅游新产品开发提升、旅游新业态培育提升、旅游服务业水平提升等工程,加强旅游产品和业态创新,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探索生态旅游发展“桂林模式”,为全国乃至世界同类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
在桂林连续11年成功举办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已成为国际旅游数据研究与趋势展望的“智慧中心”之一,跻身全球旅游领域论坛“前三甲”。我市还成功举办了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成为具有区域特色、面向全球开放的旅游合作平台,是桂林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途径。
胜地建设优惠政策接连落地,让桂林旅游更加国际化。
2014年7月,桂林正式对美国、德国、英国等51国公民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2015年5月,对东盟十国实施6天入境免签政策。2015年4月,桂林居民赴台个人游正式开通。中外游客到桂林旅游更加便捷。
我市还不断深入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市“旅游主管部门”加“旅游工商分局”、“旅游巡回法庭”、“旅游警察”,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构成的“1+3+n”旅游综合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导游自由执业和管理体制改革、旅游厕所革命国内领先。2015年2月26日,全国旅游厕所工作现场会在桂林召开。此外,开展智慧景区建设试点工作,筹建旅游综合数据中心,以大数据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全力推动景区景点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绿色工业快速崛起,生态农业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指导桂林工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桂林的城市特点决定了实施重振工业雄风战略,必须坚持绿色崛起,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市充分把握“互联网+制造业”和“两化”深度融合的新机遇,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在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方面抢占一席之地,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为了推进新型工业发展,我市专门出台《关于加快桂林新型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产业壮大提升工程”、“园区拓展提质工程”、“重大项目突破工程”等十大工程,为重振工业雄风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我市还出台政策鼓励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对首次获得国家级绿色园区奖励100万元、绿色工厂奖励50万元、绿色产品或绿色供应链奖励30万元;首次获得自治区级绿色园区奖励50万元、绿色工厂奖励30万元、绿色产品或绿色供应链奖励10万元。
另外,我市还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工作,抓好产业扶贫。重点实施高效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与示范、特色农产品深度开发与产业化示范、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工程,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加强农产品深加工与安全保障,构建与环境功能相适应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农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农产品优质安全、农业资源利用高效、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记者徐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