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上旬,由广西桂林市农业局蔬菜总公司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签约价值1000万元人民币的农产品,首批在平乐县二塘镇装车启程,经由广东深圳口岸出口新加坡。首批启运的农产品主要是沙田柚、脐橙和白果,共24吨,总价值1.3万美元。这意味着中国—东盟贸易伙伴关系建立后,桂林农产品大规模出口东盟国家的开始。然而,几个月来,正当人们期待桂林更大规模的农产品全面出口的时候,却没有了下文。问题出在哪里?该市农业部门一位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不重视产品包装是桂林农产品出口东盟国家受挫的主要原因。
忽视产品包装“惹祸”
据桂林市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4年12月上旬,该市因急于将第一批出口东盟的农产品运出去,只对鲜果采取了简易包装,外包装用纸箱,内包装没有作什么技术处理。这批鲜果通过我国黄埔港出海后,装入集装箱直接冷冻。其结果是,这些没有经过真空包装、单个打蜡处理的鲜果被冻伤了外表,表皮出现变色变形,因此这批水果没有给新加坡客商带来预期的利润,对方决定暂缓进口桂林农产品。
笔者从该市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桂林出产的农产品85%是以鲜活方式上市的,农产品加工水平低,附加值低,这无疑给农民增收带来影响。
对桂林市农产品日后再次大规模出口东盟国家的设想,有关专家认为,鉴于桂林市优良的自然环境,桂林农产品只要能做好运输途中的保鲜、保质措施,出口到东盟国家还是有市场优势的。在这方面,关键是要对出口的农产品采取精包装,特别是对鲜果品要单个分装,真空包装,并且要进行筛选,打蜡处理。此外,还要密切关注运输途中的冻冷温度,只要把握好了这些环节,桂林的农产品在东盟国家就会有市场竞争力。
出口农产品后劲仍很足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来,桂林十分重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加强了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建设,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认证。监测手段贯穿农作物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该市农作物种植已有100多万亩通过无公害基地认证,范围涉及蔬菜、水果、水稻、茶叶等,这表明,桂林出口农产品后劲很足。
有关人士认为,目前桂林的柑橙、柚子、柿饼、马蹄、荔浦芋等农产品都是东盟国家所没有的,只要产品质量达到进口国规定的各项指标,就不愁销路。
桂林市各级政府对农产品的出口非常重视,在生产中派出农科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管护,使全市的农产品品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如今,桂林的柑橙、柚子、柿饼不仅出口东盟国家,还出口韩国,特别是桂林的柿饼,备受韩国人喜爱。据悉,目前该市平乐二塘镇的一家规模较大的果品冷冻厂已成为桂林市柿饼出口的装运基地。
该市恭城平安乡的小钟告诉笔者,他一家人从2003年开始尝试将桂林的沙田柚、柑橙销往越南,第一年就获利50多万元,他计划2005年把规模做得更大,把产品向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延伸。小钟介绍说,他收购水果相当严格,果要甜度高,口感好,外观光亮新鲜,挂上产地中国桂林的牌子到东盟国家的超市不愁销。
做好农产品出口任重道远
该市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保证桂林市农产品出口畅通无阻,今后将关键抓好如下工作:一是努力搞好农产品的检测、认证、食品安全检验工作,严把农产品质量关;二是抓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全市各农产品基地要上规模,更要上档次,否则就没有竞争力;三是做大、做强地方优势产业,如罗汉果、食用菌、柿子、板栗、马蹄、荔浦芋等,这些农产品在桂林看起来很平常,但拿到东盟国家就是宝贝了;四是提高桂林农产品科技含金量,施用有机肥和高效低毒农药,禁用激素等;五是提高包装水平,而且包装要上档次。
桂林市在第一批水果出口新加坡受挫后,该市政府和农业部门及时对此进行了经验总结和改进。目前,该市对出口水果已采取真空包装、打蜡处理,以积极的态度促进第二批桂林
农产品大规模出口东盟国家。